首页  >  人物风采

宿迁泗阳:“普法爷爷”退而不休义务普法16年

发布时间:2018-05-29         文章来源:足球365在线直播        

  今年78岁的范光辉,是宿迁市泗阳县司法局的一名退休职工,自2002年退休至今16年,每年坚持到机关、学校、乡村举办法制宣传讲座,累计宣讲200多场次,教育人数20多万人次,被人们亲切称为“普法爷爷”。 

  “苦”学法律夯实普法基础。1995年,53岁的范光辉调任该县司法局宣传科,为尽快熟悉法制宣传工作,让自己的法制宣传工作更有底气,他决心从学习法律知识做起,年过半百的他毫不犹豫地参加苏州大学法学院自学考试,经过一年半苦学, 13门课程全部通过,获得苏州大学法律专业结业证书。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,他一方面运用所学法律知识,对法制宣传教育的传统方法、方式进行改良、创新,探索出“法制宣传四级传导机制”、“青少年模拟法庭”、“农民学法互助组”等一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成功经验,受到上级肯定和表彰。退休后,他发扬退而不休的宝贵精神,在学习、理解最新法律条文的同时,到公、检、法等单位“拜师学艺”,并搜集相关案例进行研究,写下了1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和案例分析,法律素养和普法技能进一步提高。23年来,他每天坚持学习、钻研枯燥的法律条文规定,从不松懈,为普法打下坚实基础。 

  法理结合化解“辣”味矛盾。2011年,范光辉退休后被反聘到该县矛调中心担任首席调解员,3年多时间里,共化解280余件棘手矛盾问题,并坚持件件回访,询问当事人对调解的满意程度,发现矛盾“复发”及时排查化解,调解成功率始终在99.5%以上,未发生一起调解不当造成的矛盾激化或群体性事件。2012年秋季的一天,临近中午12点左右,县矛调中心忽然涌进一群情绪十分激动的人,经了解,是因道路交通事故伤者亲属对处理结果不满意引发的,处理不好有可能酿成群体性事件。范光辉连忙招呼大家坐下来,劝导他们冷静对待,相信法律会公正、公平处理的,不要做违法的事情,同时给他们倒上热气腾腾的茶水,做好思想工作,引导他们心平气和的和对方坐下协商。经过长达5个多小时的调解,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,伤者亲属对调解结果十分满意。  这样类似的棘手问题、“辣”味矛盾还有很多,在困难面前,他从未退缩过,而是无怨无悔的在自己钟爱的调解道路上执着前行。 

  与法同行历经辛“酸”过程。20157月,范光辉发现自己所在的金康华府小区里有五、六个十几岁孩子经常在小区闲荡,且小区一些公共设施时常被盗,这些反常情况引起了他的注意。经过一段时间观察,他发现这几个孩子把小区铁护栏等金属物件拆去当废铁卖。于是,他把这几个小孩分别都叫到家里,一方面对孩子们进行苦口婆心的劝说,另一方面把孩子们一一送到家中,希望家长多关心孩子成长。但有极个别孩子家长对他的做法并不理解,反被责怪他“多管闲事”、毁了孩子的“名声”......。范光辉没有被一些孩子家长的冷漠和法盲感到灰心,反而激发了他做好未成年人法制宣传的责任,经慎重考虑,他决定在小区创办青少年法制辅导站,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。于是,他往复跑了二十几次物业和相关部门,取得多方支持后,建成了近300平方米的“妇女儿童之家”,设立了普法图书室、活动室、报告室、谈心室等,青少年法制辅导站不仅成为青少年校外学习、活动场所,也成了小区居民学法、娱乐的好去处。由于成绩突出,金康华府小区“妇女儿童之家”被评为全省示范之家,多次受到国家和省妇联、省文明办表彰。 

  普法工作结出“甜”蜜硕果。为全县近二十所中小学学生作法治、道德宣传教育讲座,是范光辉每年必做的活动。为了让上课更生动、更接地气,他20多次往来奔波于公安、法院、检察院等单位,调查近年来该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和特点,通过“以案说法”“以案释理”的形式,开展普法宣传。他还编写了《认真学法守法,争做“四有”新人》宣讲材料,搜集有关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和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等法律法规,作为向中小学生宣讲的主要内容,报告会结束后,同学们经常把他围起来,追问他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,在疲惫的同时,他感到十分欣慰。范光辉坚持教育与感化同行,常到县看守所和检察院、社区,对问题青少年进行特殊法制教育,对在押少年犯进行面对面法制教育和赠送生活用品,许多孩子流下悔恨的眼泪,表示要痛改前非,重新做人。他还定期为48名留守儿童上法制课,组织他们围绕“法在我心中,德伴我成长”为主题,开展演讲比赛活动,自费为孩子们发放学习用品等,对有显著进步的孩子颁发“进步之星”奖状,鼓励他们争取更大的进步。 

  时光如梭,范光辉的突出表现,让他先后多次被评为省市县普法教育先进工作者,省关爱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,他常说:我要在有生之年全身心投入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去,甘当一辈子普法义务宣传员。